27 August 2025

Java & Backend

Java 语言的缺陷之五: 多返回值问题

Java 函数无法自然支持多个返回值 在很多开发任务中,函数需要同时返回多个结果是非常常见的情况。比如一个用户认证的方法,可能既需要返回是否成功的信息,还需要携带用户数据。但在 Java 中,函数默认只能返回一个对象。如果开发者想返回多个值,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变通手段,比如封装成一个类或使用数组。 这种设计给开发带来了不少不便。封装类虽然可行,但显得臃肿,为了返回两个简单值还得多定义一个类,增加了代码量和维护成本。而数组方式虽然简洁,却牺牲了可读性和类型安全性,容易导致错误。长期使用这种方式,会让代码结构变得混乱,也不利于团队协作。 相比之下,许多现代语言都提供了对多返回值的原生支持。比如 Python 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分隔多个返回值,Go 语言甚至明确鼓励函数返回多个值。这种语法让函数的表达能力更强,调用和接收也更直观。Java 在这方面的保守设计,确实落后于主流趋势。 额外的数据结构让代码显得笨重 当 Java 程序员试图让函数返回多个结果时,常见的做法就是定义一个新的类,把所有需要返回的字段包裹进去。这种方式虽然结构清晰,但也导致了大量冗余的样板代码。尤其在业务复杂、函数多变的系统中,这类“返回包装类”数量庞大,阅读和维护成本随之上升。 例如,一个查询方法可能返回 status、message 和…

Java 语言的缺陷之四: 过时的 JavaBean

JavaBean 架构早已跟不上时代节奏 JavaBean 曾经是 Java 企业级开发中的核心组件。它定义了一种编写 Java 类的标准方式,要求类具有无参构造器、私有属性、以及通过 getter 和 setter 访问这些属性。这种风格在 Java EE 早期确实起到了促进模块化和可重用性的作用。然而,随着开发方式的演变和现代框架的涌现,JavaBean 的这一套规范越来越显得笨重而过时。 如今,开发者更加追求简洁、表达力强的代码。JavaBean 的冗长语法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例如,为了定义一个简单的数据结构,开发者不得不写大量重复性的…

如何用 Java 获取本机公网 IP 地址

获取公网 IP 的实际意义 在开发联网功能的 Java 应用时,准确获取本机的公网 IP 地址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无论是用于服务注册、日志记录、节点标识,还是为了调试网络环境,公网 IP 往往能作为一个独立设备的外部标识,用于对接外部系统或进行身份识别。 很多时候,开发人员误以为通过 InetAddress.getLocalHost() 就能拿到正确的公网 IP地址,结果却只返回了内网地址。这种误判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尤其容易导致连接失败或定位错误。理解背后机制,是开发稳定程序的第一步。 如果程序部署在云服务器、家用路由或公司防火墙之后,获取公网 IP 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通过 Java…

AWS 上 Java Lambda 应用记要

Java 应用在云函数架构中的现实意义 随着无服务器架构逐渐成为主流,开发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将传统应用迁移到云端。对许多熟悉 Java 的团队来说,AWS Lambda 提供了一个轻量但功能强大的运行环境。它不仅省去了部署服务器的负担,还让资源按实际调用计费,控制成本更加灵活。 虽然 Java 本身以性能稳定、生态成熟而闻名,但将其运行在 Lambda 上并不意味着复制粘贴代码就能立即适配。函数冷启动、打包体积、运行时兼容性等问题,往往决定了是否能在 Lambda 中顺利运行。这些挑战如果处理得当,Java 完全可以在 AWS 上发挥出色。 一些企业已经用…

JVM 处理 Java 异常的原理(try-catch)

Java 异常处理背后的运行机制 错误是编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 Java 构建了一套结构化的方式来应对它们。其核心就是 try-catch 块。它不仅防止程序崩溃,还能帮助将业务逻辑与错误控制明确分离。隐藏在其表面之下的,是由 Java 虚拟机(JVM)控制的强大机制,它负责在出错时决定程序的走向。 当 Java 程序中抛出异常时,JVM 并不会简单地跳过该语句。它会按照既定流程展开栈查找、定位匹配的 catch 块,并决定接下来的执行路径。整个过程发生在运行时,遵循一套关键的操作步骤,这些步骤对于构建健壮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进行栈展开时。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者编写更安全、更可预测的代码。 理解 JVM 背后的工作原理,可以让开发者在异常处理中更加自信。他们能明确哪些操作是安全的,哪些异常可以恢复,如何避免在执行时掩盖真正的问题。这种洞察力能将异常处理从“猜测”变成可靠的工具。…

使用 Jackson 把 Java 对象转换成 JSON 字串

为什么在真实项目中使用 Jackson 序列化 Java 对象很有用 在与 API、数据库或任何形式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中,数据通常以 JSON 格式交换。对于 Java 开发者来说,将对象转换为 JSON 是日常任务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称为序列化,可以将 Java 对象表示为字符串,从而更方便地存储或传输。 Jackson 是 Java…

通过反编译字节码来理解 Java 枚举

为什么深入理解 Java 枚举很重要 Java 枚举不仅仅是定义常量的一种简洁方式。它们在底层其实是完整的类,拥有方法、字段以及行为。这使得枚举在需要明确定义状态或行为的复杂应用中变得非常强大而灵活。 对于很多开发者来说,枚举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如果花时间反编译编译后的字节码,你会发现一些有用的模式。这有助于更清楚地理解 Java 在运行时如何处理枚举,以及为什么某些行为被允许或禁止。 通过查看 Java 为枚举生成的 class 文件,开发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枚举类型的工作原理,以及 Java 编译器是如何构建它们的。这将有助于做出更好的设计决策和提升调试技巧。 枚举的基础及编译器的角色 在代码中,枚举看起来像是一组简化的常量。但一旦编译,它就变成了带有额外结构的合成类(synthetic class)。例如,Java…

Java 里把 InputStream 转换成 String 的几种方法

为什么在 Java 中将 InputStream 转换为 String 很重要 在 Java 应用中,InputStream 是一种核心数据结构,用于从文件、网络套接字或系统资源中读取字节流。虽然功能强大,但在需要人类可读内容时却不太方便。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将 InputStream 转换为 String 是一种常见需求。 无论是处理 HTTP 响应、读取磁盘文件,还是处理第三方库中的二进制内容,开发者通常希望以字符串形式处理数据。转换为字符串后,搜索、解析、记录日志或展示内容都会更方便。如果跳过此步骤,直接操作原始流内容可能会很笨拙。…

实现 Java 的 Tuple 元组数据类型

为什么 Java 开发者经常觉得缺少 Tuple 支持? 许多 Java 开发者都遇到过这样一个时刻:希望一个方法能返回多个值,但又不想为此单独创建一个类。而像 Python 或 Kotlin 这样的语言内置了元组类型(Tuple),可以轻松完成这类任务。而在 Java 中,由于没有官方的 Tuple 类型,开发者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处理配置加载、JSON 解析或数据库行读取等数据密集型任务时,这种差距就会变得更加明显。每次都为返回两个或三个值创建一个新类,显得繁琐且低效。这不仅增加了样板代码,也浪费了本可快速完成的小任务时间。…

SPRING-MVC 访问静态文件, 如 jpg/js/css

为什么静态资源在 Web 项目中很重要 在任何 Web 应用中,静态文件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图片、JavaScript 文件和 CSS 样式表构建了页面的结构、交互和视觉设计。没有它们,再强大的后端也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在 Spring-MVC 项目中配置这些资源的访问权限,是开发初期必须完成的步骤。 在像 Spring-MVC 这样的框架中,静态资源不会自动被访问,除非你进行正确的配置。与基本的文件托管不同,Web 应用通常会添加安全层、URL 映射和路由控制。这可能会意外地阻止静态资源访问,或者将原本用于图片或脚本的请求错误地路由到其他处理器。 如果浏览器无法访问静态资源,网页就会出现故障——按钮失效、页面布局混乱、用户信任度降低。因此,了解 Spring-MVC…